普京公布了相关数据,事实表明,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判断一直都很准确。
2023年,在一次预算会议上,普京亲自公布了俄罗斯的经济情况,让大家清楚地看到,西方的制裁并没有轻易打垮俄罗斯。现在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恢复到了2021年的水平,经济增长了3.6%,通货膨胀控制在大约4%,失业率也保持在3%左右。
普京在会议上说得明明白白。西方国家原本以为一实施制裁,俄罗斯经济就会崩溃,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卢布汇率不仅从战争开始时的暴跌中恢复过来,甚至还出现了回升。
工业生产和能源出口依然强劲,小麦出口也创下了新高。这说明,尽管战争持续至今,俄罗斯的经济基础仍然稳固,不容易被削弱。
自2022年2月24日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最初,俄罗斯军队迅速推进,占领了东乌克兰的一些地区。然而,由于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乌克兰的反击也非常强烈。
这场冲突持续不断,顿巴斯成了主要战场。据联合国统计,到2022年初已有1.4万人失去生命,超过300万人无家可归。如今,战线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大约五分之一的土地,但进一步的推进变得缓慢。
乌克兰的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像顿巴斯这样的工业区,矿山和工厂都受损严重,导致税收大幅下降。每月国防开支高达50亿美元,政府不得不四处借钱。韩国提供了20亿的贷款,但要到2025年才能使用,这在短期内无法缓解燃眉之急。
俄罗斯虽然军费开支较大,但通过向亚洲国家出售能源,特别是对中国和印度的出口,赚取了大量资金。2023年,中俄贸易额超过了2000亿美元,预计2024年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中国一直认为这场冲突不会迅速结束。外交部的发言人之前提到,北约扩张是问题的根源,俄罗斯有足够的能力抵抗制裁,不会轻易放弃。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西方原本估计几个月内就能让俄罗斯经济崩溃,卢布贬值一半,通胀率超过20%,并且很多跨国公司会撤离。
俄罗斯迅速调整策略,转向自给自足,现在成了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不再依赖西方的食品供应。然而,制裁执行起来却漏洞百出,欧盟内部的德国和匈牙利仍然与俄罗斯保持着能源合作,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上,伊朗和古巴也曾遭受过类似的制裁,但最终都挺了过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想要彻底孤立一个大国,实属不易。
普京公布那些数据后,国际上就开始议论纷纷。这些数据不只是经济数字,还涉及到战争能持续多久。俄罗斯经济没垮,说明它有足够的钱继续战斗。
乌克兰的财政问题日益严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国家的金库已经见底,即使发行战争债券也难以吸引足够的投资。此外,工业产出大幅下滑,因为过去顿巴斯地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很大,但现在两地已经失去了联系。
双方都在僵持不下,但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人力,经济体系也更为独立。2024年,俄罗斯的GDP增长了4.1%,通胀率为9.52%,这是总理米舒斯京在今年2月向普京汇报的数据。虽然通胀率有些高,但比起预期中的经济崩溃,情况已经好多了。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25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会减慢到1.3%,但仍然是正增长。而乌克兰的情况则有所不同,2022年其经济下滑了29%,2023年有所恢复,增长了5.5%,不过预计2024年也很难有大的突破。
中国为何能做出准确判断?因为它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起,中国就注意到俄罗斯的坚韧。尽管当时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俄罗斯经济受到了一些冲击,但它依靠丰富的资源和转向东方市场,最终稳定了下来。
2021年底,俄罗斯在边境集结军队。2022年2月21日,普京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三天后就开始打仗了。中国外交部当时说,这事复杂,需要通过对话解决,不会一边倒支持任何一方。
战争持续成了持久战,西方国家给乌克兰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支持,但俄罗斯依然屹立不倒。2015年,明斯克协议签署,法国和德国也尽力调解,但协议并未真正落实,冲突始终处于低烧状态。中国对此早有预料,认为这不会是场短时间就能结束的战斗。
从现在到2025年,战斗仍未停止。俄罗斯的经济显示出疲态,中央银行将主要利率上调至高水平,美元对卢布的汇率达到了110,物价上涨速度加快。然而,普京依然坚持认为,西方想要严重打击俄罗斯的计划没有成功。国防开支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这促进了军工行业的工作机会,但同时也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
乌克兰最近无人机袭击增多,而俄罗斯从4月的1900架无人机增加到6月的5000架,双方都有损失。特朗普上任时说要在50天内结束战争,但中国在这段时间里没有采取行动,这实际上是在无声地反驳——那个时间表根本不可能实现。
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了。2024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2448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卖给我们1293亿美元,我们卖给他们1155亿美元。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主要交易集中在能源和原材料方面,还有技术产品的交换。
这件事说明中国并没有判断失误。西方媒体常常声称中国支持俄罗斯,但实际上,中国政府一直保持中立,致力于促进和平。在联合国的投票中,中国大多数时候选择弃权,偶尔会支持俄罗斯或乌克兰,但并没有完全偏向任何一方。
中国认为,制裁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对话。实际情况呢?即使制裁升级到切断SWIFT,禁止高科技出口,俄罗斯也能通过第三方贸易找到出路,印度和中国也继续购买俄罗斯的油气。
2025年4月,欧盟实施了第18轮制裁,主要针对能源领域。然而,俄罗斯的船只开始转向亚洲的港口,继续进行能源交易。乌克兰方面提出了进行谈判的建议,泽连斯基也发出了一份文件,但俄罗斯方面依然坚持其立场,没有做出任何让步。
俄罗斯因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以在出口方面占据了重要位置,尤其是在油价高的时候,赚得盆满钵满。预计在2024年,石油收入将继续支撑国家预算,确保军费充足。与一些小国相比,俄罗斯不仅国内市场广阔,资源也十分丰富,能够较好地实现自给自足。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基于实际情况来评估俄罗斯,没有被西方媒体的报道所影响。
这场战争导致双方伤亡惨重,欧洲已有800万难民,国内流离失所的人数更是众多。联合国报告显示,伤亡人数还在增加,医疗资源也十分紧张。然而,俄罗斯的经济并未因此崩溃,这表明制裁的效果也有其局限性。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观点还涵盖了全球局势。俄乌冲突改变了现有的国际秩序,美国和北约支持乌克兰,而中国则与俄罗斯的关系更加紧密,双方在2022年宣布成为无上限的伙伴,并且在2025年继续加深这种联系。
今年5月,中国的重要领导人访问了俄罗斯,并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共同纪念卫国战争80周年。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进一步优化,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能源,而中国则向俄罗斯提供各种制造产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表示,俄罗斯的GDP按购买力计算排名世界第四,超过了日本。这一数据正好验证了普京之前的说法。中国既没有低估俄罗斯抵抗外部压力的能力,也没有盲目乐观地看待制裁的效果。
这场冲突出乎西方的预料。开始时认为俄罗斯几天就能占领基辅,结果巷战打得非常惨烈,撤军后转向东方。普京强调要解放顿巴斯地区,并且部队正在挖掘战壕坚守。
现在的情况是,谈判没有取得进展,僵局持续。俄罗斯正在准备16万后备兵,训练营很忙。经济上,投资下降了14.4%,但军事支出还在支持。普京的任期到2030年,他将继续掌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点此关注我~
龙辉配资-配资实盘开户-股票配资交易网-按月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