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吉木萨尔县位于天山北麓东段,当地种植的白皮大蒜因“绿嘴白皮”形象、辛辣多汁、大蒜素含量高而著称,2016年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022年6月,原本应于8月成熟的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竟出现在当地的农贸市场上,且售价只有标志产品的三分之一。当地检察机关调查后,核实了这一仿销售假冒地理标志农产品线索,对农业农村部门提出检察建议,遏制侵权行为,完善质检标准等规范,推动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结案后,检察机关持续开展跟进监督,寻找假冒地理农产品标志的线索,防止假冒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再次流入市场。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近日,“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集中采访活动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了解当地检察机关保护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探索。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被仿冒,侵害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名优特产品,因其“绿嘴白皮”形象美观、辛辣多汁、大蒜素含量高、耐储存等优势,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条件和相关技术要求,于2016年3月31日经农业部审定,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与上海嘉定蒜、江苏太仓蒜、山东蒜并称“中国四大名蒜”。
展开剩余84%吉木萨尔白皮大蒜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绿嘴白皮、辛辣多汁、大蒜素含量高、耐储存。
2022年5月,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桂佳丽接到了昌吉市市民反映的一条线索。线索称,昌吉市农贸市场商贩称有当年的“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在售,而该品种大蒜原本的上市期应为每年8月。得知这一线索,桂佳丽又在多多买菜等多个社区团购平台搜索,也同样发现在售的吉木萨尔白皮大蒜。
“提前上市”的大蒜让桂佳丽感到很是蹊跷,她意识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极可能被仿冒了。在对辖区内物流园、工业园以及主要公路附近走访调查后,桂佳丽发现,原本一公斤售价30元—40元的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竟然几块钱就能买到,剥开皮后,大蒜瓣偏小,顶部也没有晶莹的嫩绿,与吉木萨尔产地的白皮大蒜迥然不同。
初步核实线索后,5月16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对该案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办理。桂佳丽深入调查后发现,一些商户组织农民在公路两旁编大蒜辫子销售,制造是本地大蒜的假象。事实上,这些大蒜的原产地是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商户还专门在河南、山东等地承包土地种植大蒜,收货后,转运至吉木萨尔县,再转手批发给相邻县市的零售商户。
在桂佳丽看来,商家借“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的名义销售非吉木萨尔县原产地种植的大蒜,是利用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独特的地理信誉提升销量,属于销售假冒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行为,也侵害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者的知识产权和消费者的知情权。
包装、流通质量检测标准缺失致频繁被仿冒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在2016年被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后,长期以来为何保护缺失?
桂佳丽认为,未制定包装、流通质量检测的标准,也没有定期登记保护的地域范围,是吉木萨尔白皮大蒜频繁被仿冒、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被损害的主要原因。
桂佳丽进一步分析,吉木萨尔白皮大蒜保护缺失的原因还在于,大蒜的主产区新地乡、泉子街镇位于山区,难以机械化种植,农民人均种植的土地面积较少,种植成本高,随着城市化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民数量减少,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的种植面积也相应减少。
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人民检察院认为,县农业农村部门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主管单位,应当承担对销售假冒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监管责任。5月19日,吉木萨尔县检察院向县农业农村部门送达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对销售假冒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侵权行为;完善相关管理规则、质检标准等规范,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县农业农村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于同年7月16日书面回复称,该部门已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行政机关及时对接,就规范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包装标识、流通场地等问题召开专门会议,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要求商贩在指定的大蒜市场交易,禁止对大蒜产地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检察机关推动“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管理规范制定
吉木萨尔县检察院在对该案跟进监督中发现,虽然市场上批发销售假冒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的行为已得到有效制止,但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品牌外包装设计等工作仍进展缓慢,消费者对真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区分等仍缺乏科学、直观的标准。
2022年7月,吉木萨尔县检察院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圆桌会议,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管理规范的制定、外包装设计。会后,行政机关聘请专业技术公司,制定了《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地理标志产品标志使用规范》,规定了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标准。
8月,吉木萨尔白皮大蒜标志对外发布,该标志为一头上方开口的圆形蒜头,翠绿色线条包裹着白色蒜瓣,具象化诠释了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绿嘴白皮”的特点。
“通过统一规范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品质规范标准,可以提高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的品质及产量,从而提高种植效益。而发布标志则可以提高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的品牌认知度,扩大品牌辐射力。”桂佳丽称。
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行“带码”上市
2022年8月初,当年的吉木萨尔白皮大蒜正式上市,吉木萨尔县检察院邀请县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地检查,发现市场上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的销售行为已得到规范。
桂佳丽介绍,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载体,近两年,检察机关也持续开展跟进监督,寻找假冒地理农产品标志的线索,防止假冒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再次流入市场。
此前,吉木萨尔白皮大蒜主要种植区域在山区乡镇,农户种植较为分散,种植面积不足1000亩。为推进大蒜产业发展,吉木萨尔县对集中连片种植异地换种蒜的蒜农每亩地补贴300-10000元不等,重点支持大蒜机械化作业示范点建设。2023年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种植面积已达3068亩,种植区域扩展至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老台乡、大有镇、新地乡、三台镇,共计5个乡镇12个行政村。
蒜农在收获吉木萨尔白皮大蒜。
吉木萨尔县还通过在吉木萨尔县新地乡新地村、泉子街镇太平村及大有镇广泉村等地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核心示范区,开展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强绿色食品原料大蒜标准化基地建设,保护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特定产地环境。此外,吉木萨尔县还探索针对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主体及生产全流程农事作业录入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行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带码”上市。
为打响“中国大蒜之乡”的知名度,延长大蒜产业链,吉木萨尔县于2024年在新地乡建成大蒜博物馆,进一步打造白皮大蒜品牌。
“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具有的独特品质、独特历史文化特征,蕴含着潜在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辐射力。”
桂佳丽表示,本案中,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建立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监管机制,维护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助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刘嫚 发自新疆昌吉
发布于:广东省龙辉配资-配资实盘开户-股票配资交易网-按月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