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美国大豆市场,真可以说是乱成了一锅粥。特朗普刚在 2025 年 1 月宣誓就职,2 月就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电子和机械产品加收 25% 的关税,声称要保护美国制造业。可中国很快反击,3 月直接对美国农产品加税,其中大豆税率拉到 34%。结果,美国农民首当其冲,自己人先受伤。
从 5 月开始,中国几乎不再下美国大豆的订单,转而大量采购巴西和阿根廷的货。到 9 月,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显示:今年前 7 个月,对华农产品出口暴跌 53%,大豆几乎颗粒无收。而去年同期,中国还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客户,进口额高达 126 亿美元。短短一年,买卖彻底归零。
中西部农民的处境最惨。伊利诺伊、爱荷华、明尼苏达、内布拉斯加和印第安纳这几个州是美国大豆主产区,产量占全国四成。往常一半销往中国,另一半国内消化。可如今出口通道被堵,库存堆成山。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26 年度大豆出口量只有 4640 万吨,比去年少了 700 万吨。大量大豆压在仓库里,价格跌到每蒲式耳 8 美元以下,连成本线都守不住。期货市场更是惨不忍睹,8 月的价格比高点跌了 40%。不少农民辛苦一年,却眼看着赔本。
展开剩余65%更糟糕的是,仓储紧张,合作社仓库爆满,工人加班检查霉变;印第安纳的加工厂开始裁员;爱荷华的农民眼看大豆烂在手里,破产潮一触即发。
特朗普政府也意识到问题严重。7 月中旬,农业部长维尔萨克带着数据进白宫,警告中西部抗议潮正在升温。特朗普当场决定用关税收入设立援助基金,每亩补贴 250—300 美元,用来弥补种植和运输损失。听上去不错,但钱得经过国会批准。提案 8 月送上去,现在还卡在委员会里,等走完听证、审查、投票等流程,最快也得拖到 2026 年 1 月才能发钱。那时收获季早过,库存大豆的霉变风险更高,损失只会更惨。共和党内部因此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担心财政赤字,有人觉得这等于承认贸易战失败。而民主党则抓住机会猛攻,说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是让农民背锅。
中国这边却步步为营。早几年就开始布局南美供应链,今年巴西大豆创纪录收成,1—8 月出口占中国进口的 65% 以上。阿根廷 9 月宣布减税,中国买家立马下了 20 船订单,出口量创六年新高。与此同时,中国还拿出 90 亿美元信贷支持拉美国家升级港口和交通,运输效率提高一周不止。巴西桑托斯港吞吐量大增,阿根廷罗萨里奥港船队满负荷运转。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不仅没掉,8 月还创下新高,全靠南美补位。对比之下,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削弱。
最揪心的是政治影响。中西部豆农原本是共和党的铁票仓,很多州在大选时帮特朗普翻盘。可如今,农民们怨声载道,集会上举着横幅要求兑现承诺,甚至有人放话要投民主党。2026 年中期选举在即,这些摇摆州的票数,很可能决定国会格局。
问题的根子在于,特朗普总把关税当成万能药,认为加税就能逼中国低头,让制造业回流。但农业成了最大的牺牲品。更何况,中国已经有了南美“备胎”,供应链重塑后,不会轻易回头买美国货。巴西的市场份额三年前还只有 2%,如今已飙到 71%。这股趋势,恐怕谁也拦不住。
补贴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长远来看,美国需要重新思考农业出路:要么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要么开拓欧盟、印度等新市场。可特朗普依旧选择硬碰硬,9 月底还在社交平台上喊话中国买“三倍订单”。结果,中国官员李成钢在访美时明确表示:关税是问题根源,中国不会让步。话虽冷酷,却揭开了现实的伤口。
这场贸易战,美国农民成了最直接的牺牲品。特朗普上台时承诺要振兴农村,可如今豆农却被推上风口浪尖,面对的不仅是亏损,更可能是未来政治版图的剧变。
发布于:天津市龙辉配资-配资实盘开户-股票配资交易网-按月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