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中报业绩炸裂的公司不少,但90%都是“纸老虎”,要么去年亏得太惨,要么利润基数太低,稍微赚点就翻倍。
真正的硬核增长,是那些利润超过10亿、增速还能飙100%以上的巨头。
翻遍全市场,满足这条件的只有8家! 它们集中在三个领域:船舶订单排到2028年的“印钞机”、养猪成本碾压同行的“卷王”,还有靠国家配额躺赢的氟化工双雄。
没有风口炒作,全是实打实的真本事。
船舶制造:订单接到手软,高端船躺着赚钱
中国重工上半年赚了15亿,增速181%。
全球造船业火爆到什么程度? 它手里的订单堆到1400亿,生产计划直接排满2028年。
更狠的是,它专挑贵的船造:LNG运输船、大型集装箱船这些高附加值船型,占到总订单75%以上。
这类船技术门槛高,竞争对手少,一条船利润抵别人三条。
中国船舶也没闲着,净利润13.88亿,增速100%。
它的秘诀是“两头赚”:一边接高端船订单(占70%),一边靠钢材降价省成本。
去年造一艘船要花10亿钢材钱,今年只要8亿,省下的全是利润。
为什么只有巨头能赢?
造船是重资产行业,一条船光预付款就要几十亿。
小公司垫不起钱,只能眼睁睁看着中船、重工独占全球75%的订单。
养殖龙头:牧原的“成本屠夫”模式
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05亿,增速924%! 这个数字背后有两把刀:第一刀砍成本。
养猪最大的开支是饲料,占60%。
牧原靠智能化养猪,自动控温、精准投喂,把每公斤肉的成本从年初的13.1元压到6月的12.1元。
同行还在14元挣扎,它每公斤多赚2块,半年多赚30亿。
第二刀扩产能。
别人减产时它狂卖仔猪,销量暴涨168%。
光这一项就多赚50亿。
更恐怖的是,它还要继续压成本:年底目标是11元/公斤,到时候同行根本没法玩。
护城河在哪?
牧原的种猪全是自己育种,仔猪成本比外购低40%;全国建了上百个饲料厂,原料直供省下中间商差价。
这种重资产模式,小养殖户砸钱也学不来。
氟化工双雄:国家发牌照,躺着数钱
巨化股份净利润19.7亿,增速136%。
它手里捏着王炸,全国40%的三代制冷剂配额。
今年国家搞配额管制,制冷剂供应量直接砍半,价格立马飙涨61%。
别人想生产? 没牌照! 空调厂抢着找它进货,半年营收暴涨62.7%。
三美股份跟着喝汤,净利5.64亿,增速147%。
它虽然只有15.3%的配额,但专攻高端制冷剂,价格比普通型号贵30%。
下游空调出口暴涨(欧洲热浪催生换机潮),订单接到手软。
牌照就是印钞机
国家规定:2030年前制冷剂产量按2024年份额固定。
巨化40%的份额锁死到2030年,未来五年都是躺赚。
靠老天赏饭吃
京能电力净利润18.28亿,核心就两个字:天时。
煤炭价格大跌,火电成本骤降;风光新能源发电量暴增648%,一度电成本只有火电的三分之一。
吉林敖东净利润12.36亿,靠的是“人脉投资”。
广发证券上半年牛市赚翻,它作为大股东分红拿到手软;中药安神补脑液蹭上养生热潮,销量稳如老狗。
国联民生净利润11亿,增速1183%。
合并民生证券后投行业务翻倍,但剔除合并因素实际增速168%,全靠A股交易量重回万亿,经纪业务收佣金收到抽筋。
数据不说谎:高增长的稀缺性
截至7月13日,A股共有483家公司发布中报预告,但净利润超10亿且增速翻倍的只有这8家,占比不到2%。
那些动辄增长40倍的“妖股”(如华银电力),去年利润才480万,基数太低,毫无含金量。
真正的赢家,全是行业规则制定者:牧原定义养猪成本,中船垄断高端造船,巨化掌控制冷剂定价权。
没有奇迹,只有壁垒。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龙辉配资-配资实盘开户-股票配资交易网-按月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